“微信卖茶小妹”骗2亿多!这样的微信骗局还有多少?

“微信卖茶小妹”不到两年诈骗2亿多元

 

“不好意思,我加错人了,不介意的话,就交个朋友吧!”借着这样的开场白,一个女孩误打误撞加了男网友的微信。在微信朋友圈中,这名女孩看起来美丽、善良,除了有好看的自拍照,还常常分享去做公益的视频,让男网友不由心生爱慕。

 

一段时间后,女孩突然遭遇困境,必须完成销售任务,于是向男网友求助:“能帮我买一点茶叶吗?”

 

买,还是不买?面对楚楚可怜的女孩,男网友慷慨解囊,花钱买回“高档茶叶”。

 

日前,湛江市检察院办理了一起“微信卖茶小妹”诈骗案,骗子就是使用上面的套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诈骗16万人次,诈骗数额高达2.2亿元。被害人均为男性,有不少都是民营企业家,被害人少则被骗几百元,多则被骗数十万元。

 

据了解,2016年,该团伙的主犯林伟、陈勇在省外成立公司,下设10个部门,负责不同业务。其中,策划部负责聘请女模特,根据剧情需要到茶园、学校等特定场景拍摄,提供诈骗素材。技术部负责大量注册微信号,并将模特拍摄素材发朋友圈,通过“养号”来增加“人设”可信度。

推广部每天使用几千个微信号随机添加男性好友,并简单闲聊。销售部专门负责和男网友聊天,进一步塑造热衷公益、自立自强的美女形象,在获取男网友的同情和信任后,就虚构失恋、后妈虐待、帮爷爷销售等故事,让男网友购买茶叶。

 

销售部将男网友支付的“货款”交给财务部集中控制,再由物流部将价廉质次的茶叶发出,使男网友更信以为真。

 

该团伙的公司还设置了收号组,每天收员工手机,核对账目、检查是否有拉黑辱骂客户等情况。在公司群中,该团伙不仅时常交流诈骗心得,在卖出货后,还嘲笑买家是“傻子”。

 

“不到2年就诈骗了2亿元,这种新型诈骗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。”湛江市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表示,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广大男性的情感需求,才能屡屡得逞。

 

微信十大常见诈骗手段,你中过几个?

 

微信中的好友基本都是熟人,很容易让人信任。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,在发生金钱往来时,应保持相对的警惕性。

 

1.伪装诈骗

骗子一般都在朋友圈中发布旅游风景、奢侈品、豪车等照片,通过附近的人/摇一摇的渠道伪装成成高富帅或白富美,与你搭讪,首先骗取你感情的信任,进而以借钱、商业资金紧张、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。

 

2.代购诈骗

骗子一般会以“低价代购”、“海外代购”为诱饵,待付款后,骗子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类似理由,让你加付“关税”,等你付钱后,骗子消失了,钱、货也没了。

 

3.二维码诈骗

二维码诈骗骗子以低于市场价的物品为诱饵,但需要通过指定的二维码、客户端购买,骗取消费者进行二维码扫描,实则藏有木马病毒。一旦安装,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、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。

 

4.盗号诈骗

盗号诈骗通过盗取微信号、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,获取微信个人信息,骗子在冒充主任与其家人朋友联系,并以各种理由要钱。

 

5.点赞诈骗

点赞诈骗点赞诈骗分两种:第一种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优惠,实际等你集满了要求的“赞”,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,发现拿到手的奖励“缩水”。

第二种是商家发布“点赞”信息但需要填写提供姓名和手机号码,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,这种网站、公众号会自动消失,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。

 

6.“克隆”头像诈骗

“克隆”头像诈骗骗子一般都是盗取了好友的帐号,之后下载其好友中其他人的微信头像,然后把昵称改成一样,屏蔽所有人查看朋友圈,最后冒充好友进行诈骗。

 

7.假公众账号诈骗

骗子会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“XX官方”或取相似字的公众账号名称,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,然后再进行诈骗。

 

8.招嫖诈骗

招嫖诈骗骗子一般会用衣着暴露的美女图片作头像,以昵称、签名等方式暗示提供“特殊服务”,在见面的地点很可能早已有几名大汉在等待着你的到来实施抢劫。

 

9.“爱心传递”诈骗

“爱心传递”诈骗骗子一般会以虚构的寻人、扶困的帖子以“爱心传递”的方式发在微信中疯传,引发不少善良网民转发,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,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。

 

10.招聘诈骗

招聘诈骗骗子会通过发布优越的待遇来吸引待业中的人士,以各种报名费、佣金为由实施诈骗,待缴费后骗子会“人间蒸发”。

 

此外,经常用微信的朋友可能都会遇见过,类似测试自己的性格、测试另一半的长相、测试什么时候脱单等等。其实这是某个app的营销策略,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填写姓名、出生日期、微信登陆,不经意间,大家的个人信息就暴露了。

 

经常会在亲友团出现的投票获奖,会让大家关注公众号、绑定手机、提供家人的真实信息。而不法分子掌握信息后,会借次编造车祸、重病等圈套,实施诈骗。同样泄露个人信息的还有所谓的帮忙砍价套路。

 

   资深法律专家陈孝杰:避免被骗的五大重点

 

微信图片_20191114170915.jpg

 

1.所有短信,只要让点链接的,一律删掉:这种是典型的利用短信链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的诈骗手段。

 

2.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:微信里有很多类似于算命的游戏,这种游戏一般会在后台盗取你的手机号,让你输入名字去匹配就会盗取你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信息。

 

3.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:170这个号段是虚拟运营商的号段,这个号段的号码都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SIM卡,真正实名制很难。

 

4.及时记下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、QQ号等及银行卡账号,并记住犯罪分子的口音、语言特征和诈骗的手段经过,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,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和追缴被骗款等工作。

 

5.通过电话银行冻结止付:即拨打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,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,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,时限为24小时。

 

一旦被骗了钱财一定要及时保留好证据、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等,及时报警,构成刑事案件的,由警方来立案侦查。如果不构成刑事案件,是民事纠纷的话,也可以通过到法院起诉的方式尽量挽回损失。

 

延伸阅读:《刑法》中有关法律条文

 

(一)第二百六十六条【诈骗罪】

 

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 

(二)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】

 

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:

 

(一)设立用于实施诈骗、传授犯罪方法、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、通讯群组的;

 

(二)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、枪支、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;

 

(三)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。

 

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。

 

有前两款行为,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